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报告主编承认户均住房116.4平米数据指标存在缺陷

发表于2012-08-08

对话人物李建新社会学系教授、《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》主编。


8月5日,发布《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》。报告称,调查显示,去年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.4平方米,人均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。报告一出,舆论哗然。很多网民认为数据有失公允,戏称自己“被平均”“拖后腿”。


发表于2012-08-08
昨天,记者专访了报告主编、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。他承认,报告所得的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.4平方米存在缺陷,掩盖了样本的差异。他表示,可能会适时再做调研,细化群体分类。


住房平均数据掩盖个体差异


京华时报: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116.4平方米,这个数据是否客观?


发表于2012-08-08
李建新:从8月6日到现在,我接到不少媒体的电话,很多记者对“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.4平方米”和“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”这两个数据提出质疑,说与自己的现实情况出入很大。其实我们报告中所得到的数据只是个概括的平均数,虽然比较简洁,但是也掩盖了我们所取样本内部的结构差异。
发表于2012-08-08


京华时报:您承认差异的存在?


李建新:对,差异确实有。这种差异体现在两方面:一个是地域差异,中国幅员辽阔,比如城与乡、城人群与非城人群,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会比较大,而城市人住房则比较紧张;另一个差异存在于不同的阶层,比如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分别,有极端的情况,比如一个家庭拥有几套豪宅。其实在样本内部还是有很大差异的。


发表于2012-08-08
网民反响强烈始料未及


京华时报:报告发布后,116.4平方米引起了网民强烈的反响,有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?


李建新:这是始料未及的,我个人参与报告的撰写有三四年,报告提出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是第一次,这也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反响。


发表于2012-08-08
京华时报:怎么看待这种反响?


李建新:一方面,这个平均数指标是存在缺陷的。网友呼声强烈,这恰恰反映了存在不均衡的情况,但是被平均数掩盖了。


另一方面,这个数据高于一些人的心理预期,恰巧是身为“蚁族”的一些年轻人、低于平均线的这部分网友关注了,传媒的舆论也会有导向,选择性地放大某些差异。实际上,我在微博上也回应了,但是跟“116.4”这个平均数相比,我的回应得到的关注很少。


发表于2012-08-08
已意识到算法存在问题


京华时报:您提到在样本内部存在差异,那么针对不同阶层、地域的人群,有没有细化的调研数据?比如乡镇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,城市是多少?


李建新:我们暂时没有考虑到细化的分类。这个《中国民生发展报告》每年都会有,我们关注的是的民生问题,包括家庭支出、支出、医药卫生等等,而住房只是我们其中的一个方面,我们并没有对其分类,只是反映了大体的情况。


发表于2012-08-08
京华时报:这个数据科学吗?算法和样本的抽样方法是什么?


李建新:我们是在全国范围内,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取了城乡、各阶层的样本,进行调查的。具体的算法就是用调查的总面积除以总的家庭数量,属于比较简单的求平均值算法。至少在现有的方法中,它是比较科学准确的。


发表于2012-08-08

承认的有点晚啊 

上一页|1|
/1页